智慧水利
智慧水利是水利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,是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关键,其贯穿于防洪减灾、水资源配置、水环境保护与水管理服务等体系。充分利用物联网、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对水利信息资源进行全面准确的实时监测,形成强大的水利物联网;充分利用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对传统水利的全域进行智慧化管理,切实提高水利建设和管理水平;加强水利改革发展,促进水利现代化,并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,将这种支撑保障和水利水务的科技文化为社会公众提供定制服务。智慧灌区重点解决灌区工作人员在采集数据、监测数据、防汛预警、水利工程项目管理、水费计收、配水调度等方面的实际应用问题。
智慧水利服务内容:
(1) 农业气象站:实现对农田小气候的实时监测,主要监测与灌溉相关的温度、湿度、大气压、风向、风速、雨量、光照等气象要素。
(2)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:水循环规律研究、农牧业灌溉、水资源合理利用及抗旱救灾基本信息收集的基础工作。土壤墒情信息主要监测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。
(3) 视频监控系统:视频监视系统能将被监控现场的实时图像和数据等信息准确、清晰、快速地传送到管理中心,管理中心通过视频监控系统,能够实时、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各被监控现场的实际情况。同时,中心值班人员根据被监控现场发生的情况做出相应的反应和处理,因此能有效地管理水利设施的运行情况及其周边现场情况。
(4) 闸门监控系统:闸门是实现灌区水资源调配的主要手段。闸门监控系统主要监测闸门的运行状态,包括闸位开度、闸门开到位、闸门关到位、闸门前后的水位、流量等信号。同时对闸门和相关设备进行远程图像监视。
(5) 泵站监控系统:泵站监控子系统对渠首泵站以及提升泵站的水泵用电量、水泵机组运行状态、管道流量等参数进行监测。同时对水泵机组和相关设备进行远程图像监视。
(6) 水位流量监测系统:水位流量监测系统实现各节制闸上下游、分水闸下游、支渠及重要交接水断面的水位和流量实时监测。监测数据为灌区调度提供依据,控制水量分配,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。
(7) 水雨情监测系统:通过实时水雨情可以预报洪水,以保证水库、渠道及建筑物的安全;通过水雨情分析灌区需水量和来水量,以实现水量的科学配置;依靠暴雨时的雨情监测,为区域的防汛排洪提供辅助决策依据。